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以针砍时弊、文风幽默泼辣著称的新文学社团是
A.南国社
B.语丝社
C.弥洒社
D.浅草一沉钟社
2.下列作家中,不属于文学研究会发起人的是
A.鲁迅
B.周作人
C.叶绍钧
D.孙伏园
3.李金发1925年出版的被认为是中国象征诗派起点的诗集是
A.《食客与凶年》
B.《为幸福而歌》
C.《微雨》
D.《旅心》
4.针对后期创造社忽视艺术性的不足,强调“一切文艺固是宣传,而一切宣传却并非全是文艺”的作家是
A.茅盾
B.鲁迅
C.瞿秋白
D.沈从文
5.在全民族救亡运动的推动下,周扬等提出了 “国防文学”的口号,胡风、冯雪峰为补救其不足而提出的新口号
A. “工农兵方向”
B. “民族主义文学"
C. “三民主义文学”
D. “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
6. 《子夜》中买办资本家的典型形象是
A. 吴荪甫
B. 屠维岳
C. 冯云卿
D. 赵伯韬
7.下列小说中,巴金第一次用“巴金”笔名发表的作品是
A.《灭亡》
B.《雾》
C.《雨》
D.《憩园》
8.下列小说中,沈从文揭示知识分子病态人格、成就最高的作品是
A.《绅士的太太》
B.《焕乎先生》
C.《八骏图》
D.《有学问的人》
9.下列戏剧中,曹禺揭露都市社会尔虞我诈、弱肉强食、纸醉金迷的腐败与黑暗的作品是
A.《雷雨》
B.《蜕变》
C.《原野》
D.《日出》
10.下列诗人中,因出色反映1930年代农村生活及农民苦难而被称为“农民诗人”的是
A.蒲风
B.臧克家
C.殷夫
D.田间
11.曾在河北定县从事“农民戏剧实验”、致力于农民戏剧演剧方式探索的戏剧家是
A.洪深
B.熊佛西
C.田汉
D.欧阳予倩
12.被叶绍钧誉为“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的现代派诗人的作品是
A.《寻梦者》
B.《我底记忆》
C.《雨巷》
D.《再别康桥》
13.“七月诗派”是以《七月》和《希望》等刊物为主要阵地的现实主义抒情诗派,刊物主编是
A.绿原
B.田间
C.胡风
D.穆旦
14.写京城国务总理的家族兴衰,被称为张恨水第一部具有现代意义的通俗巨制的是
A.《啼笑因缘》
B.《天国春秋》
C.《八十一梦》
D.《金粉世家》
15.“十七年”文学中,塑造了梁三老汉这个老一代农民典型形象的长篇小说是
A.《青春之歌》
B.《红旗谱》
C.《红岩》
D.《创业史》
16.浩然的《金光大道》是“文革”文学的重要作品,其主人公是
A.洪长青
B.高大泉
C.张金发
D.田苗
17.描写农民辛酸经历,揭示1949年后30年间农村社会问题的小说《李顺大造屋》
A. “晚生代小说”
B. “反思小说”
C. “意识流小说"
D. “现实主义冲击波小说”
18.徐迟反映数学家陈景润非凡事迹的报告文学名作是
A.《地质之光》
B.《祖国高于一切》
C.《哥德巴赫猜想》
D.《大雁情》
19.下列散文集中,为新时期文学树立了“说真话”榜样的作品是
A.《秀露集》
B.《随想录》
C.《山居笔记》
D.《野火集》
20.下列沙叶新的剧作中,釆用“冰糖葫芦式"结构形式的作品是
A.《陈毅市长》
B.《马克思秘史》
C.《假如我是真的》
D.《寻找男子汉》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岀的备选项中 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选或少选均无分。
21.下列作家中,属于《新潮》作家群的有
A.汪敬熙
B.汪静之
C.杨振声
D.俞平伯
E.许钦文
22.沈从文以民间传说为题材,从远离现代文明的历史中寻找理想人生样式的作品有
A.《萧萧》
B.《龙朱》
C.《媚金•豹子•与那羊》
D.《神巫之爱》
E.《边城》
23.关于《小二黑结婚》,下列表述中恰当的有
A.故事情节源自青年岳冬至因自由恋爱被害致死的真实案件
B.小说中最传神的人物是二诸葛和三仙姑
C.大故事之中有小故事,各个小故事之间既相对独立又彼此相连
D.使用经过提炼、纯化了的北方农民口语,有机融入说书的语调
E.主题侧重表现城乡矛盾,具有深刻的哲理性
24.新时期之初,文坛上掀起一股“悼念”散文热,其代表作品有
A.《幽燕诗魂》
B.《干校六记》
C.《望着总理的遗像》
D.《云梦断忆》
E.《一封终于发出的信》
25.下列报告文学中,以知识分子为主人公的作品有
A.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
B.理由的《扬眉剑出鞘》
C.黄宗英的《大雁情》
D.陈祖芬的《祖国高于一切》
E.鲁光的《中国姑娘》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26.“东北作家群"
27. “赵树理方向”
28. “寻根小说”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29.巴金小说《激流三部曲》的文学史地位。
30.老舍《骆驼祥子》中虎妞形象。
31.陈白尘戏剧《升官图》的思想意蕴。
32.茹志鹃小说《百合花》的艺术特点。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33.联系作品内容,分析巴金《激流三部曲》中的高觉慧形象及意义
34.以具体作品为例,论述郁达夫小说创作风格的转变。
中国现代文学史 模拟卷答案
第一部分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B 2.A 3.C 4.B 5.D 6.D 7.A 8.C 9.D 10.B
11. B 12.C 13.C 14.D 15.D 16.B 17.B 18.C 19.B 20.A
二、多项选择题
21. ACD 22.BCD 23.ABCD 24.ACE 25.ACD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部分
三、名词解释
26. “东北作家群"
(1)是“九·一八”事变后从东北沦陷区流亡至上海等地的萧军、萧红、端木蕻良、骆宾基、舒群、白朗等人组成的作家群体,其中的多数后来都加入了“左联”。
(2)他们怀着对侵略者的仇恨和对家乡的思念,创作了一批反映东北人民生活与斗争的作品,萧军的《八月的乡村》和萧红的《生死场》是其中的代表作。
27.“赵树理方向”
即作家赵树理的小说创作中体现出来的迥异于40年代之前小说的一种新倾向。赵树理方向"的核心内容是围绕一个革命文学要为群众服务和如何服务的问题,表现为以下三方面特征:
(1)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爱憎分明的反映解放区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和斗争;
(2)在艺术表达上运用群众口头语言,创造出生动活泼的农民喜闻乐见的好典型;
(3)作家具有高度的革命功利主义和长期埋头苦干、实事求是的精神,能全心全意为工农大众服务。
28.“寻根小说”
1985年韩少功发表《文化的“根”》,开启了一场规模浩大的文化寻根运动,随后,阿城的《文化制约着人类》、郑万隆《我的根》、李杭育《理一理我们的根》等文章纷纷响应,之后“寻根小说”得以形成。它与诗歌及理论批评领域中的“寻根”倾向一起,构成了“寻根文学”。这类“寻根小说”主要有以下特色:
① 现代意识关照现实和历史,反思传统文化,重铸民族灵魂,探寻中国文化重建的可能性;
② 作品题材和文化反思对象的地域特点;
③ 表现手段:中国传统文学手法,现代派的象征、暗示、抽象等方法丰富和加深作品意蕴。
四、简答题
29.巴金小说《激流三部曲》的文学史地位。
(1)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集中描写封建大家庭兴衰史并大力抨击封建专制主义制度的一座丰碑。
(2)反映了一代青年人的奋起与追求,表现出由“五四”催生的崭新的价值观
(3)学习借鉴西方小说的艺术形式与技巧,形成了以偏重情感抒发为特点的艺术风格,为中国现代长篇小说走向成熟作出了贡献。
30.老舍《骆驼祥子》中虎妞形象。
(1)《骆驼祥子》中的虎妞是车行老板的干闺女,长得虎头虎脑,又老又丑,不惜与父决裂毅然嫁给她所喜欢的老实人祥子。她用私房钱为祥子买车,一心经营自己的小日子,但好景不长,婚后不久因难产而死。
(2)她好逸恶劳、善玩心计,缺乏教养、粗俗刁泼。她面对自己喜欢的人可以毫不犹豫地追求,甚至不择手段。但也极富同情心,是书中最鲜明、生动的人物。
(3)虎妞的独特个性代表了那个特定年代女人所面临的艰难生活。她是刘四压迫的对象和牺牲者。她身上有严重的剥削阶级意识。她与祥子的爱情纠葛不仅使得整个作品故事情节波澜起伏,而且增强了祥子的悲剧色彩。
31.陈白尘戏剧《升官图》的思想意蕴。
(1)剧作以夸张、变形、漫画化的手法描写了“一个凄风苦雨之夜”两个强盗的升官梦。在梦中,他们冒充知县和秘书长,与知县太太、各局局长以及前来视察的省长大人狼狈为奸,沆瀣一气,演出了一幕“贪污成风,廉耻扫地”的丑剧,最后在群众的愤怒的声讨中,强盗的美梦被惊醒。
(2)以荒诞离奇的梦境揭示现实,梦境为喜剧手法的自由发挥起了重要作用;情节的离奇建构和人物描写的高度漫画化相结合,使剧作充满喜剧性;
(3)用喜剧手法将政治批判与道德批判结合在一起,写出群丑多行不义的必然失败的下场。
32.茹志鹃小说《百合花》的艺术特点。
(1)不是正面描写激烈的战斗过程,而是撷取战争中的一朵“浪花”,从侧面来表现战争,
(2)结构精巧严密、以小见大地构思全篇。
(3)人物心理描写细腻准确,富于层次感。
(4) 艺术风格清新、俊逸。
五、论述题
33.联系作品内容,分析巴金《激流三部曲》中的高觉慧形象及意义
高觉慧在所塑造的众多人物形象中,是一个新人的典型。
(1) 高觉慧的主要性格特征是叛逆性,主要体现在置高老太爷的反对于不顾,积极参加学生反帝反封建运动;反对封建家庭制度;反对封建阶级荒淫无耻的生活,鄙视高家长辈们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反对封建婚姻制度,不仅敢于爱上家中的婢女,而且对哥哥觉民的自由恋爱给予支持,反对封建迷信,例如他否定陈姨太“血光之灾”的鬼话:反对封建等级制度,对下层婢女仆人平等相待。
(2)他既有大胆的一面,又有幼稚的一面,大胆表现为不顾忌、不害怕,幼稚表现为思想上的局限。觉慧反抗的思想基础还只是资产阶级的个性解放,因此凡是危及其个性自由的他都反对,但如果这种危害不存在或者感觉不到时,他的叛逆性就会有所缓和,他的平等思想不彻底,还会暴露出身上的旧思想的习性的残留,如他跟鸣凤恋爱,就会不自觉透露出一种优越感。
(3)意义:作品通过这个形象,表明只有革命才是唯一的出路,逃离家庭、个性解放,仅仅是第一步而已。觉慧作为高家的第一个掘墓人,以后在《春》《秋》 中仍不断给这个家庭以巨大影响,这就使他成为高公馆内部汹涌激流的原动力。
34.以具体作品为例,论述郁达夫小说创作风格的转变。
(1)与《沉沦》时代着重表现青年人的青春苦闷不同,1923年前后的《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开始关注普通劳动者,通过“我”的视角表现底层民众的苦难生活,写实的成分有所增加。
(2)1930年代,风格又有新变,反映生活面更力宽广,视点从“性”的苦闷进一步转向“生”的苦闷,下层民众生活有了更多的表现。
(3)后期作品客观再现的成分进一步强化,自我表现的成分有所弱化。以《迟桂花》为代表的一些作品少了青春的躁动,多了一份中年人的沉稳,恬淡平和的艺术旨趣代替了热烈与感伤的情绪袒露。